跨機關合作及教育訓練 當 script 無法執行變更字級大小時,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+ V → X → (G)最大(L)較大(M)中(S)較小(A)小,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,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Ctrl + (+)放大(-)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A- A A+ line facebook twitter plurk 當 script 無法執行友善列印時可至 [檔案] / [列印] print 異動 當 script 無法顯示照片時,請直接點選連結 相片列表 ← 上一張 下一張 → 播放 暫停 放大 跨機關合作及教育訓練 相簿名稱 本處結合陽明山國家管理處辦理新書分享會及檔案展覽(展期30日)(分享會日期1090729) 分類 檔案應用活動紀錄-跨機關合作及教育訓練 瀏覽次數 82 發佈單位 一工處-秘書室 描述 內容 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於109年7月29日上午9點30,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(陽明山竹子湖路1-20號)舉辦《越山臨海記-台2甲陽金公路》新書分享會含檔案展覽,政務次長陳彥伯也親臨現場表示肯定與支持。 《越山臨海記-台2甲陽金公路》為目前最完備闡述台2甲陽金公路闢建由來,沿途特色地景、人文歷史變遷之著作,透過文獻和口述資料,仔細介紹過往迄今的商家、建物、人物風景與故事。 陽金公路的開發史,與本島其他公路的闢建有著很大的差異,它是早年先民為了民生運補需求,透過人力所走出的道路:滿清時期,陽明山區的採硫業開始發達,使用這條道路來開採硫磺的人口增加,而漁民亦利用這條古道,擔著魚貨翻山越嶺,故有「魚路之稱」。 陽金公路在採硫者和漁民之後,依序走入日軍、國軍和美軍的足印,不同時代的步伐一起踩踏出陽金公路現今的模樣,在台灣,沒有一條公路像台2甲陽金公路這麼深具國際觀瞻性,日美台的文化特色都在這條路上展現。 在公路總局管轄的台灣道路中,很少有類似「台2甲」公路如此豐富又特殊的案例,從最繁華的都會街衢,進入僻靜且充滿自然生態的國家公園,再到北海岸遼闊的碧海藍天!都市、山林、海洋,一條公路全收覽。 第一區養護工程處自民國35年成立,便開始執行陽金公路的養護工作,沿途留下許多特色工程:中山樓百壽橋、香山橋,山仔后美軍眷舍道路,巴拉卡公路養護等,尤其,陽基公路竣工紀念碑(1958年)與兵工建設紀念碑(1952年)更是台灣罕見之築路見證。雖然現今養護里程僅剩短短的9公里,然而透過本書所呈現出的過往資料、耆老訪談,養護路線的歷史、前輩們篳路藍縷的辛勞與奉獻,將過去的種種更迭,流傳下去。 《越山臨海記-台2甲陽金公路》不僅是公路的開拓史也是一部沿線居民的生活史,這是一本用心開創的公路書籍,將台2甲延伸到山巔、延伸到水涯,也延伸至無數讀者心中!如今透過本書的梳理,邀您一同漫步在陽金公路上!